孩子愛討價還價?其實這是很強的談判能力唷!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孩子卻開始極力爭取:「再五分鐘!」、「讓我看完這一集,拜託!」
或是在公園快要離開時,遇到孩子說:「最後一次,真的最後一次!」然後這個「最後一次」會無限繁殖🫠
|延伸閱讀:比打罵更有效:非暴力溝通四步驟,教你和孩子好好說話
這些討價還價的行為,雖然讓爸媽頭痛,但其實也是孩子展現「談判能力」的時候!
如果引導得當,孩子將來就會是個能夠清楚表達需求、靈活溝通、擅長解決問題的人哦😊
孩子為什麼這麼愛討價還價?
其實,孩子討價還價不是故意想要唱反調,而是因為他們發現「說話」可以影響世界(就像孩子剛知道說「不要」的威力一樣)!
另外這背後還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探索界線:看看能不能爭取更多權利
孩子正在學習社會規則,也想知道爸媽的「底線」在哪裡。如果有時候他們成功爭取到了,他們就會記住這個方法,下次繼續試試看☝️
|延伸閱讀:設立教養界線3步驟:讓孩子在愛的規範中成長
2️⃣ 模仿大人:學習如何談判
孩子會觀察大人如何溝通,例如爸媽在市場殺價、在工作場合協商,甚至只是跟朋友討論要吃什麼,這些行為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範例。
3️⃣ 希望自己能掌控某些事情
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權時,他們可能會透過討價還價來爭取一些掌控感。這也是他們練習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
怎麼引導孩子的談判能力?
孩子討價還價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他學會更好的溝通方式!
✅ 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有話語權但不失控
與其直接拒絕孩子,不如提供「可接受的選擇」。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決定權,但同時仍在大人的可控範圍內。例如:
→ 「你想先刷牙再收玩具,還是先收玩具再刷牙?」
→ 「離開公園前,你可以選你要再溜一次溜滑梯還是再玩一次翹翹板。」
|延伸閱讀:教養界限很重要,有規範的愛才能讓孩子好好成長
✅ 先肯定,再引導孩子遵守約定
當孩子開始討價還價時,可以先表達理解,然後再強調規則。這樣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而不是完全被壓制。 例如:
→ 「你很會談條件哦!但我們的約定是 8 點睡覺,現在時間到了。」
|延伸閱讀:建立合作親子關係:與孩子有效溝通的7個方法
✅ 設定明確的規則,減少討價還價的空間
如果家裡的規則常常變來變去,孩子就會覺得「談判」有機會成功,於是更愛討價還價。
例如平時看電視的時間常常浮動,孩子就會不斷試圖爭取多看幾分鐘。 因此,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設定清楚的規則,只要規則穩定,孩子會知道討價還價的成功機率很低,漸漸就會減少這樣的行為。
→ 「每天最多看 30 分鐘電視,時間到了就關掉。」
爸媽的耐心是孩子學會談判的關鍵!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可能會覺得「怎麼這麼煩?」、「他怎麼越來越會頂嘴?」
但換個角度想,這其實代表孩子的語言能力、邏輯思維、甚至社交技巧正在發展!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時刻,讓孩子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理解規則,甚至練習接受不同的結果。這樣的能力,將來在學校、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會成為孩子的優勢唷!
|延伸閱讀:數到3有用嗎?與孩子溝通這樣更有效
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