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啃積木到蓋城堡:孩子玩積木的7個發展階段

2025-04-16

「孩子玩積木喜歡疊高再推倒,怎麼玩法這麼單一」

「寶寶只會拿著積木逛街,怎麼辦🥹」

積木的遊戲方式,會隨孩子年齡和發展,慢慢展現出不同變化唷!

看起來只是在啃咬、亂丟的寶寶,其實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好好遊戲呢👀✨

孩子玩積木的7個發展階段

🔹探索與感官體驗(0-1歲)

用手摸、拿來敲、聞一聞、咬一咬,或是拿起來丟,這些看似「亂玩」的動作,其實是寶寶正在感受積木的材質與形狀!

​|延伸閱讀:吃得好才長得好?孩子的口腔動作發展

🔹疊高高或排長長(1-2歲)

這時孩子喜歡把積木一直疊高、排隊,然後再推倒,不斷重複這樣的遊戲方式!這是在學習因果關係的階段,像是「推了會倒」、「繼續排會變長」等。

📌 15個月:可疊2塊積木

📌 18個月:可疊3塊積木

📌 2歲:約能疊到6塊積木

​|延伸閱讀:小孩都不跟別人玩?遊戲行為發展 


🔹搭橋(2-3歲)

會開始試著把兩塊積木間隔,再擺上一塊積木當「橋」或「拱門」,這時候可以提供孩子一些小配件,例如玩小汽車過山洞的遊戲,創造不同的玩法🚗

​|延伸閱讀:引導孩子玩積木的5個方法 


🔹圍牆或封閉結構(3-4歲)

孩子會開始試著把積木圍成一圈,做出像柵欄、圍牆的樣子,並慢慢發展出裡面、外面跟旋轉的空間概念,這是空間感開始萌芽的時期。

​|延伸閱讀:認知與社交的基礎:象徵性遊戲發展 

🔹形式對稱(4-5歲)

開始講究對稱、平衡,會在建築物上加些裝飾點綴,例如在拱門上加一塊三角形,代表小旗子🚩

​|延伸閱讀:從畫畫剖析內心世界:屋樹人測驗

🔹建構與命名(5-6歲)

蓋好後,會開始賦予作品名字!像是「恐龍世界🦖」、「小火車城市🚂」等,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爆發的時期🌈

跟下一個階段相比,此階段較無「提前計畫」,大多都是在作品完成後才描述自己蓋了什麼。

|延伸閱讀: 家有畢卡索: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

🔹預先規劃與重現(6歲以上)

會先規劃跟模擬好要蓋的東西,例如先說好「我要蓋台北車站!」才開始著手。

這階段孩子的思考邏輯、計畫能力大躍進!此時的成品比較精細、完整,而且喜歡重塑或複製看過的建築,例如101、迪士尼城堡等🏰

🎯小提醒

孩子的玩法,不一定會完全按照年齡表走,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同,只要他們願意探索、願意玩,就是最棒的學習開始唷🧡




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