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疼孫有依據:阿公阿嬤換位置就換腦袋,是大腦神經的影響
阿公阿嬤溺愛孫子,原來是有科學根據的!
「以前我爸媽對我都超嚴格,他們說東我不敢往西那樣!奇怪現在換他們帶孫,整個變了。」
「孫子怎樣都好,完全沒原則,怎麼換個位置就換個腦袋了」
其實,這樣的說法還真的有科學根據!
祖父母帶孫,的確就像是「換了個腦袋」一樣。
疼孫原來有憑有據!?
有學者根據這個議題做了一項研究。研究找來了50位阿嬤,並請她們分別看以下這幾種照片:
1. 孫輩的照片
2. 陌生兒童的照片
3. 自己成年子女的照片
4. 陌生成年人的照片
並在她們觀看照片的過程中,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 來記錄她們腦部各區域的活躍情況。另外,還請她們還填寫問卷,以評估與孫輩之間的情感連結與互動程度。
|延伸閱讀:一孕傻三年?真的還假的?
主要研究發現
情感共鳴
當祖母觀看孫輩的照片時,大腦中與情感共鳴相關的區域(例如島葉與次級體感皮層)顯示更高的活躍度,說明她們能強烈感受到孫輩的情緒。
動機系統
另外,阿嬤們大腦中與動機相關的區域(如伏隔核、腹側蒼白球和尾狀核)活動也在看到孫子照片時顯著增強,說明照顧孫輩對她們來說,具有高度的動機價值。
|延伸閱讀:小小學人精,什麼都要跟大人一樣:孩子的過度模仿
也就是說,阿嬤對孫輩的情感連結非常深刻。
她們不僅能高度同理孫子女的情緒,還會將照顧與陪伴孫輩視為非常有意義的行為。
簡而言之,孫輩的存在不僅激發了阿嬤的情感共鳴,還讓她感到投入照顧的強烈驅動力和價值感。這也是為什麼祖孫之間往往有深厚的情感連結,甚至比當初照顧自己孩子時更顯溫柔與寬容的原因。
阿公阿嬤有孫子濾鏡
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反應雖然也比較強烈,但其共鳴連結與動機價值,並未顯著比對陌生小孩的反應高。
因此,阿嬤對孫輩的照顧行為更多帶有深層的情感回應,而不像父母那麼理性化。
阿公阿嬤帶孫,可能更基於純粹的情感需求,導致他們對孫子的管理方式較為寬鬆。
對於這種現象,爸爸媽媽需要更加有效的溝通與理解,共同參與到孫輩的養育過程中,協助孩子在健康與平衡中成長。
|延伸閱讀:孩子到底要怎麼帶?你聽過教養風格嗎?
參考文獻
Kida, T., Nishitani, S., Tanaka, M., Takamura, T., Sugawara, M., & Shinohara, K. (2014). I love my grandkid! An NIRS study of grandmaternal love in Japan. Brain research, 1542, 131-137.
Rilling, J. K., Gonzalez, A., & Lee, M. (2021).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grandmaternal caregiving.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88(1963), 20211997.
Rilling, J. K., Lee, M., Zhou, C., Gonzalez, A., & Lindo, J. (2024). Grandmotherhood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OXTR DNA methylation.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168, 107122.
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