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都不跟別人玩?遊戲行為發展

2022-09-22



「帶小孩去親子館,他都玩自己的,不會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麼辦」​

「我買網路上介紹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給孩子玩,小孩都不買帳」​​​


其實,孩子的遊戲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階段發展的。如果孩子的遊戲技巧尚不純熟,或給他不合其年齡發展的玩具,小孩沒有興趣是很正常的事!​​

那麼,幾歲的孩子適合什麼遊戲,又要怎麼引導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互動呢?​​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小孩的遊戲發展囉​!




遊戲行為發展階段


0-1歲|無所事事行為

孩子在這階段沒有特定目標地四處觀察,常常重複一些特定的行為,或者短暫地專注於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在這個發展階段,他們的活動主要與感官體驗和主動探索動作相關,例如玩弄自己的手和腳,或者進行類似你丟我撿的遊戲。

✅帶孩子進行簡單的大動作,如:拍拍手、踢踢腳

✅提供能抓握、啃咬耐摔,或可增加感覺輸入的東西如:搖鈴、咬咬環、固齒器、健力架



1-2歲|旁觀者行為

在這階段,孩子會注意周圍的事物,觀察同儕進行遊戲,但他們本身並不會積極參與。這時期的玩具通常是那些可以反覆操弄的,並且能夠觀察到因果概念的物品。

✅帶孩子去公園或親子館,讓孩子觀察並習慣其他玩伴的存在

✅提供操作後會動或有音效的玩具,協助孩子建立因果關聯



2-2.5|單獨遊戲

孩子已經適應有其他玩伴存在,能夠參與共同的遊戲區,但他們更喜歡獨自玩耍,不太與其他人互動,且他們選擇的玩具通常與其他幼兒不同。在這個階段,他們可能開始嘗試使用可以堆疊和排列的玩具。

✅鼓勵孩子加入遊戲空間,但還不需刻意要求孩子互動

✅提供如保齡球、平衡石、疊疊樂等可以排序、需要維持平衡的玩具



2.5-3.5歲|平行遊戲

能和同儕玩相似的玩具,但仍是各玩各的,彼此沒有交談或互動,例如一起玩沙,但兩人分別在蓋自己的堡壘。此階段的玩具型態以能重複組裝、拼湊與拆卸為主。

✅可帶領孩子與同儕進行簡單的對話,如見面打招呼、離開時道別

✅提供建構玩具,並在遊玩時帶入想像,如用積木蓋房子、堆沙堡


|培果延伸閱讀:孩子玩積木的七個階段 



3.5-4.5歲|聯合遊戲

孩子已經開始與玩伴進行談話和互動,然而在遊戲時,他們並沒有建立組織、規則或角色分工,只是一起參與相同的活動。在這個階段,他們可以嘗試進行象徵性的遊戲,例如扮家家酒或假扮遊戲,開始模仿和表現各種情境。

✅家長可引導孩子互動,如跟同儕交換積木、借零件

✅提供情境玩具讓孩子玩耍,如廚房切切樂、娃娃屋



4.5-6歲|合作遊戲

孩子現在能夠透過角色的分配、合作或競爭,各自擔任不同的職責來完成遊戲,例如其中一個扮演司機,而另一個假裝成乘客。可以開始讓孩子玩一些規則簡單的玩具,並且鼓勵含子發揮想像力,嘗試制定遊戲規則或解決彼此之間的衝突。

✅引導孩子在遊戲時輪替、分享,並學習分配與組織遊戲

✅提供可以進行互動或學習社會規範的玩具,如醫生組、超市組



6歲↑|規則遊戲

這個階段的遊戲有明確的主題、規則、目的與分工。孩子已經可以開始進行團體活動及銜接社會技能的遊戲,如跳棋、大富翁;或容許部分規則及內容自訂的遊戲,如大風吹。

✅提供規則明確的玩具,如象棋、撲克牌,可讓孩子練習講解玩法

✅鼓勵孩子發想不需物品或道具的遊戲,如詞語接龍、比手畫腳





圖文中介紹了孩子在不同年紀的遊戲方式、可以怎麼引導孩子進行遊戲與互動,以及適合孩子玩的玩具。​​

家長可以參考圖文,瞭解孩子的遊戲發展階段,選玩具較有方向,也更能引領孩子進行社交互動、適應群體生活唷!​​



另外,孩子在5-6歲時,會對「被動接受」遊戲很感興趣,可能開始沉迷於電視、影片等,這時可以讓孩子多體驗兒童劇場、音樂劇、舞台秀或是說故事互動等,避免孩子過度使用3C唷!​

|培果延伸閱讀:怎麼知道孩子近視了?八個警訊告訴你




參考文獻

Johnson, J. E., Sevimli-Celik, S., Al-Mansour, M. A., Tunçdemir, T. B. A., & Dong, P. I. (2019).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 165-175). Routledge.

Piaget, J. (2013).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Routledge.​Rubin, K. H., Bukowski, W. M., & Parker, J. G. (2006).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Parten, M. B. (1932).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3),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