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你好棒?這樣誇獎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2024-05-31

「你最棒」、「好厲害喔」、「你好可愛」、「好帥」、「你好乖唷」、「好漂亮呢」、「以後一定很了不起」、「你第一名」...

你都怎麼誇獎孩子呢?


那天在捷運車廂上,遇到一個孩子讓座給阿嬤,阿嬤很開心,與孩子簡單寒暄,並問孩子:「你幾歲了?」孩子回答:「快六歲了」

阿嬤說:「哇!好棒喔」

孩子此時正色地問:「棒在哪?」

媽媽在旁趕緊拉了拉孩子,阿嬤也尷尬地笑了一笑,默默補一句:「很厲害啊!」



你都怎麼誇獎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向的言語和鼓勵是培養他們自信心、積極態度以及發展良好行為的重要元素。然而,一些家長可能習慣使用空泛的語句,例如「你好棒」、「好厲害喔」等來稱讚孩子。這樣的稱讚雖然是出自善意,但卻可能不盡有效。


空泛的稱讚缺乏具體性,孩子難以理解究竟是哪一方面得到了讚揚。相較之下,如果父母能夠具體地指出孩子的優點和做的努力,例如「你在蓋這個積木城堡時,真的很有耐心和毅力,城堡中途倒了,你不僅沒有放棄,還想了好多方法蓋得更穩」,如此便能讓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進步之處。



空泛的稱讚原來不好

有許多研究指出,空泛而流於形式的稱讚,不僅無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反而會對孩子的行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例如:


1. 失去挑戰的勇氣:

如果孩子習慣性地接收過度正面而缺乏具體反饋的稱讚,他們可能會失去面對挑戰的勇氣,進而忽略克服困難的意義與價值。

拿拼拼圖來說好了,與其承受拼100片拼圖可能失敗的風險,不如把10片拼圖拼得又快又好,來換得父母一句:「你好厲害!」


2. 降低動機:

使用較為表象的讚美如:「你好漂亮」、「你長得好可愛」等,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受人欣賞或歡迎,跟自己的個性或是否努力完全無關。反正不管有沒有多做什麼,得到的回饋都差不多。


3. 畏懼失敗:

一些研究支持了所謂的「固定性思維」理論,即過度的稱讚可能導致孩子相信他們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沒有辦法透過後天努力加強。

這可能使他們避免失敗,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會暴露他們本身能力的不足,而不是將失敗視為學習的一部分,並尋找改進的機會。


4. 過度期望與挫敗:

當孩子時常接收到過度的稱讚,他們可能會形成不切實際的期望,認為自己總能表現得很好。因此當他們面臨比較,特別是在班級、運動會或其他競爭場合上,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或實際表現不如期望時,便會產生挫敗感。


5. 社交困難:

被過度誇獎的孩子常認為自己比其他人都還優秀,並因此較難與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和溝通關係、容易在互動中展現出自我中心的態度,進而產生人際、社交上的問題。




那到底要怎麼誇獎孩子呢?

其實不論是對大人或孩子都一樣。誇獎時,應注重具體而真實的描述,讓對方知道你有注意到他的努力和付出。例如:


1. 具體描述行為: 

不要僅僅說「你很棒」,而是指出他們具體做了什麼

例如孩子畫了一幅畫跟你分享時,與其說:「你畫得很漂亮」,不如說:「你今天畫畫時比以前更細心了,我注意到你用了很多不同的顏色,真的很有創意。」

|培果延伸閱讀:建立合作親子關係:與孩子有效溝通的7個方法



2. 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重點擺在孩子的努力及嘗試,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例如孩子解出一道數學題目,與其說:「你好厲害,你解出來了」,不如說:「我注意到你在解這道題目時,先仔細閱讀了題目,而且還思考出幾種不同的解法,真讓我印象深刻」


3. 不做比較:

避免將孩子與其他人進行比較,這樣的誇獎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壓力或競爭意識,而不是真正感受到被肯定的快樂。相反,專注於他們個人的成就和進步,讓他們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例如孩子在學校的舞蹈活動表現出色,與其說:「你是你們班跳最好的耶,我看其他有的人還忘記怎麼跳」,不如說:「我看到你跳得好投入,動作很流暢,而且拍子對得好準啊,我看得目不轉睛!」


4. 不加入個人價值觀

不要讓孩子的努力變成為了討好父母而做的行為,而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優點與內在動機。

例如看到孩子幫忙照顧弟弟妹妹,與其說:「你長大了,會幫忙照顧寶寶,這樣我們以後就輕鬆了」不如說:「我發現你在弟弟哭的時候,主動拿出你心愛的玩具給他。你知道怎麼分享跟同理別人的心情,我覺得好感動唷!」


|培果延伸閱讀:有二寶就退化?這樣陪大寶迎接弟妹



總而言之,誇獎應該是真誠、描述事實且具體的。好的誇獎應能鼓勵孩子專注於自己的努力和進步的過程,而非只關注結果。

實際的肯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積極進取的態度,同時促使他們發展出努力嘗試不同可能以及面對挑戰仍勇往直前的個性。


|培果延伸閱讀:怎麼誇獎孩子:說他聰明不如說他努力




參考文獻

Sanders, M. R., & Mazzucchelli, T. G. (Eds.). (2017). The power of positive parenting: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children, parents, and communities using the Triple P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entall, S. R., & Morris, B. J. (2010). "Good job, you're so smart": The effects of inconsistency of praise type on young children's mo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7(2), 1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