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講話前的語言發展也很重要:前語言技能孩子會了嗎
語言發展的基礎:前語言技能
前語言技能(Pre-linguistic skills)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要素。
雖然這些技巧不一定會直接涉及語言,但它們其實是學習語言的「前置作業」,可以幫助寶寶在日後能夠理解和表達語言。
|延伸閱讀:平常眼神不看人?眼神接觸怎麼練習?
前語言技能包含
✅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
當寶寶能夠與大人一起關注相同的人事物,是社交互動的開始,也是建立後續語言學習的關鍵。舉例而言,當大人指著一個物品並說出其名稱時,寶寶唯有知道大人指涉的物品是什麼,才有辦法將東西跟名稱連結起來。另外共同注意力也有助於寶寶理解他人的意圖和語言的社會性使用。
👉能跟隨他人注意力
◾爸爸指著狗狗,跟隨爸爸手指看向狗狗
◾循著媽媽視線看她在看什麼
👉主動吸引別人注意
◾看餅乾再看向阿公,來回眼神交替確認
◾指著自己疊好的積木,吸引舅舅注意
◾抱著新玩具秀給阿嬤看
✅輪替互動(Turn-taking)
與寶寶互動、發聲音或進行簡單遊戲,能讓他逐步掌握語言交流中一來一往的節奏。
◾你說「啊巴巴」,寶寶也笑著回應「巴」
◾你拍拍手,寶寶也跟著拍
◾把車車嚕向寶寶,寶寶又把車嚕過來
◾寶寶和你輪流把球丟進桶子裡
|延伸閱讀:和寶寶這樣玩,促進語言發展:5個嬰幼兒互動技巧
✅動作表達(Gestures)
寶寶在使用指物、揮手或要求抱抱等手勢時,便已開始運用「非語言」的方式來溝通。手勢可以幫助寶寶表達需求,並替語言溝通立下基礎。
◾伸手表示要抱抱
◾要離開時揮揮手表示再見
◾推開東西或是甩甩手表達不要
◾兩隻手握起來表達「拜託拜託」
◾招手表示「來」
|延伸閱讀:原來有哭以外的選擇:寶寶手語
✅模仿能力(Imitation)
寶寶透過模仿成人的動作、表情和聲音來學習如何發聲和傳遞情感。
◾你吐舌頭,寶寶也學你吐舌頭
◾你打噴嚏,寶寶也跟著「哈啾」一下
◾寶寶把腳塞進媽媽的高跟鞋裡
◾想和爸爸媽媽一樣用筷子吃飯
◾看到爸爸刷牙也跟著刷
◾拿奶瓶跟大人「乾杯」
|延伸閱讀:小小學人精,什麼都要跟大人一樣:孩子的過度模仿
✅聲音探索(Vocal Exploration)
🔸0-2個月|反射聲音
用不同哭聲、尖叫聲、笑聲表達感受
🔸2-4個月|咕咕期
發出軟顎音,類似清喉嚨的ㄍ、ㄎ的聲音
🔸4-5個月|韻母樣音
發出不同母音,如 ㄨ、ㄚ、ㄛ
🔸5-8個月|牙牙學語
結合不同母音跟子音,如ㄅㄚ、ㄇㄨ、ㄍㄚ
🔸8-10個月|回響期
不斷重複同音節,很像回音,如:巴巴嗎嗎嗎
🔸10-12個月|亂語期
有更多音節組合,類似大人說話語調,常出現一串不清晰的語句(外星語)
🔸1歲|始語期
第一個有意義的字詞出現,多為爸爸或媽媽
|延伸閱讀:一歲還不會說話正常嗎?語言發展里程碑
|延伸閱讀: 語音發展:這樣說話是臭乳呆嗎?
前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起點,可以想成是蓋房子前要先打地基一樣。
前語言技能發展得好,寶寶才能更清楚地理解語言的結構和社交功能,記得多與寶寶互動、交流,幫助他好好成長唷🧡
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