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敘述能力的好幫手:故事臉
「他每次跟我講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都說得二二六六的。」
「講完我都還要一直問,東拼西湊才能知道事情全貌!」
有許多家長,在接到孩子下課後,很喜歡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
但往往發現孩子都回答得很零散,問不出個所以然。
其實描述經驗、事件、故事等,即為所謂的「敘事能力」是可以練習的唷!
|培果延伸閱讀:孩子答非所問?來促進問句理解吧
敘述能力的元素:故事文法
我們曾經分享過「故事文法」,完整的故事文法包含:
故事背景 setting
引發事件 initiating event
內在感受 internal response
計畫 plan
嘗試或行動 attempt/action
結果 consequence
反應 reaction
|培果延伸閱讀:小孩講話沒重點?加強敘事能力:故事文法
加強敘事能力的好幫手:故事臉
描述事件或故事要注意的元素這麼多,我們要怎麼幫助孩子記憶呢?
學者Staal曾提出一種故事結構教學法,是利用「視覺學習策略」,以孩子熟悉的具體形象:臉,來記憶重要的故事元素,即故事臉(story face)
眼睛:代表看到的「背景」(時間、地點)、「角色」
鼻子:打噴嚏,即發現了「感冒」的狀況,代表「發現問題」或「突發狀況」
嘴巴:利用說話來將事件的始末詳細交代,而嘴角上揚的角度代表著孩子對於故事的「感受」
利用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輕易記住故事的關鍵元素,並理解故事的結構。當孩子在學習或創作自己的故事時,也可以通過「臉」的具體形象,引導他們回憶和構建故事的背景、發現問題的時刻以及事件的發展和感受。
不僅提高了記憶的效果,還能增強他們的故事創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唷!
舉例而言:
眼睛(背景與角色):午休時的教室;我、同學、老師
鼻子(發現問題):有隻蟲爬到我腳上
嘴巴(事情經過):今天午休的時候,我跟同學都在教室睡午覺,突然有一隻蟲爬到我的腳上,我嚇了一大跳,手一直揮想把蟲趕走。結果老師發現了,就來幫我把蟲蟲抓走,還好沒有怎麼樣,只是虛驚一場!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練習,在一邊畫出故事臉的過程中,一邊自我提問,反覆咀嚼事件的情節與感受,並提醒自己記得故事中的要素。
最後完成後,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看著畫完的故事臉,再重新練習描述一次,嘗試完整說出事情的發生經過唷!
|培果延伸閱讀:說故事能力決定作文好壞
|培果延伸閱讀:作文寫得不好?這樣增進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Staal, L. A. (2000). The story face: An adaptation of story mapping that incorporates visualization and discovery learning to enhance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Reading Teacher, 54(1), 26-31.
謝幸婷(2015)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