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適合玩什麼玩具?幼兒發展適齡玩具挑選指南
寶寶多大適合玩什麼玩具呢:0-6歲成長玩具推薦👶🏻
常常被爸爸媽媽問到:「寶寶幾個月適合玩什麼玩具啊?」
其實,玩具不只是娛樂,更是促進感官、動作、語言與認知成長的重要工具🧸
每一階段的發展指標不同,選擇適合的玩具,才能真正達到「玩中學」。
這篇整理了從寶寶出生到6歲以後的玩具推薦。
根據年紀、發展重點對應分類。
讓爸媽不再選擇障礙,能安心陪寶寶一起快樂成長!
幼兒成長發展適齡玩具
0-3m
發展重點:視覺聚焦、聽覺刺激、觸覺啟蒙、原始抓握反射
適合玩具:
黑白圖卡/高對比圖案布書
搖鈴(聲音刺激)
安撫玩偶
豆豆毯(觸覺刺激)
床鈴(吸引目光、練習視覺追蹤)
|延伸閱讀: 美國CDC兒童發展里程碑最新版:培果教育翻譯
4-6m
發展重點:翻身、大動作發展、手眼協調、探索
適合玩具:
固齒器(啃咬同時刺激口腔感覺)
觸覺球(各種材質訓練觸覺)
感官布書(摺疊、揉捏聲音吸引注意)
寶寶安全鏡(自我認知)
健力架(踢腿、抓握等肢體協調)
|延伸閱讀:吃得好才長得好?孩子的口腔動作發展
7-9m
發展重點:獨坐、爬行、物體恆存概念、因果關係
適合玩具:
多面活動盒(旋轉、按壓、推拉)
音效玩具(按了有聲音,學習因果)
彈出玩具(按壓或轉動使物件出現)
滾球塔(追視與探索)
|延伸閱讀:一離開就大哭?分離焦慮怎麼辦?
10-12m
發展重點:扶站、扶走、精細動作起步、模仿行為
適合玩具:
學步車(學走路)
拔插玩具(手指靈活度)
敲打玩具(手部動作)
擬真玩具(模仿電話、遙控器)
|延伸閱讀:認知與社交的基礎:象徵性遊戲發展
1-1.5y
發展重點:行走、手部控制、簡單配對與堆疊
軟積木/大積木(訓練搭建與手部穩定度)
沙水玩具(探索物理性質,提升感覺統合)
拖拉玩具(增加練走動力)
疊疊樂(大小、高度、平衡概念)
|延伸閱讀:孩子玩積木的7個發展階段
1.5-2y
發展重點:分類配對、反覆操作
適合玩具:
握柄拼圖(幫助初期配對與視覺辨識)
切切樂(象徵遊戲、練習手部控制、配對)
形狀配對盒(幫助辨識形狀與裡外概念)
點點筆/水畫布(初步手眼協調與手部動作)
|延伸閱讀:幾歲要會拼幾片拼圖、要怎麼選拼圖?孩子的拼圖能力發展
2-3y
發展重點:建構能力、提升肢體協調與精細動作
適合玩具:
磁力片(空間建構入門,激發創造力)
黏土/麵團(手部肌肉發展與創作)
滑步車(三輪或無腳踏車型,增進身體平衡)
串珠玩具(訓練耐心與手眼協調)
|延伸閱讀:孩子挫折忍受度差?這樣協助孩子提高抗壓能力
3-4.5y
發展重點:進階象徵遊戲、創造力、順序概念
適合玩具:
軌道組(初步邏輯思維與創造)
注音積木/識字圖卡(語言啟蒙)
情境玩具(廚房、醫生、超市組等象徵遊戲)
加加積木/雪花片(建構力與創意)
|延伸閱讀:玩具越多越不好?錢都白花了嗎?
4.5-6y
發展重點:邏輯思考、空間理解、規則理解
適合玩具:
拼豆(手眼協調、精細動作與創造力)
拼圖(視知覺、問題解決、空間概念)
簡單桌遊(練習等待、輪流、勝負調適)
故事骰子(敘事、創造力與邏輯連貫性)
UNO(簡單規則與邏輯)
|延伸閱讀:小孩都不跟別人玩?遊戲行為發展
6y↑
發展重點:同儕互動、策略與創意思維
適合玩具:
拉密(策略思考、數學與序列邏輯)
益智玩具(空間邏輯、問題解決、耐心)
科學玩具(從生活中理解自然現象與原理)
工程積木(練習機械原理、空間思考及設計)
|延伸閱讀:上小學前要先學注音嗎?注音怎麼教最簡單
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 & 最新文章